第329章 布衣天下(大結局)

第329章 布衣天下(大結局)

早在徹底和大周士紳撕破臉的那一天起,李毅夫的秦嶺勢力便開始展露一系列奇技淫巧。

新式作坊、新式蒙學、新式管理機構、新式商品讓東方大陸上的所有人震驚,更讓士紳階層警惕憤恨。

層出不窮的新式火器和新式軍隊最終讓金國和大周的剿滅行動失敗,金國和大周更加重視百工製造,尤其是武器製造。

金國的完顏希尹、完顏宗弼等人都下了大力氣發展新式火器,大周的陳康伯、虞允文等朝堂支柱辛苦支撐著變革。

然而秦嶺勢力積累十多年,新式蒙學培養出的上萬人才構成了新文明的基石,秦嶺實力的進步速度越來越快,外儒內法的統治秩序受到極大威脅。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到達極限之後,李毅夫毅然起兵,發揮整體優勢奪下了四川路,為新文明找尋更大的容器。

從李毅夫和整個天下作對,到李毅夫率領老底子和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決戰,剛好是十年的時間。

十年時間,金國在塞北進行了大改革,擋住了蒙古鐵騎的東侵。為了獲得勞動力,金國侵入高麗,將整個半島當成了廁所。大周也沒有閑着,依靠超過一億兩千萬貫的歲入組建新式水軍,在大海上和琉球島的方臘勢力保持了均勢,期間大周的海商群體在李毅夫的挑撥下滅亡了福建路蒲家。

李毅夫在四川路的深層改革讓大部分小民無所適從。為了轉移轄地內部矛盾,為壓抑之後飛速增長的工商勢力找尋新市場,李毅夫吞下了紛亂不止的大理國,鼓勵民間武裝四處捕獲苦勞力、獲取財富。

南亞大陸戰火四起。李毅夫登上高原決戰的前夕,王室禁衛軍終於打通了兩個出海口。

崛起於大草原的蒙古鐵騎西征數次,摧毀了兩河流域的水利設施,最遠打到了天方世界的腹心之地。見識過各族風貌、迫使各族工匠效力、裝備戰術發展到絕巔的蒙古鐵騎得到了足夠力量,終於將獠牙對準了漢地,攻滅回鶻諸部後向雪域高原進軍。

李毅夫不敢讓麾下勢力陷入蒙古大軍的大迂迴戰略中。他再次披甲上陣,毅然集中大部分老底子共計五萬精銳,和五萬蒙古鐵騎對決於拉薩城下,在數萬吐蕃牧民的目光中抵死拼殺。

李毅夫帶領的,是在戰爭中不斷改革、武裝到了牙齒、訓練管理迥異其他所有軍隊的全新軍隊。

蒙古大王子帶領的,是屠滅無算、見識過各種軍隊、打小便騎馬射箭的悍勇武士,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優秀的騎兵。

輔一交戰,蒙古鐵騎妙到毫顛的騎兵戰術和弓箭造詣,近乎擊潰了李毅夫一方五萬鐵甲軍的鬥志。

雖然一再遇險,但李毅夫的五萬大軍依靠密切配合、鐵架車陣和具裝甲騎頑強支撐了下來。虎蹲炮、青銅小炮、鐵鑄大炮、重型火繩槍等優勢軍械一波波投入使用,蒙古大軍的傷亡急速飆升,兩支截然不同的強軍打到以命換命的地步。

李毅夫和蒙古大軍廝殺三天。大戰十幾場,小戰過百場,鮮血凝成紅色冰原。

李毅夫沒有充足的騎兵,不能一舉將可怕的蒙古大軍徹底擊潰。蒙古大軍也沒有多餘兵力斬斷火銃火炮的補給線。

和李毅夫結盟的西遼帝國派遣五萬馬步軍到達戰場,一直和李毅夫保持着經貿往來的吐蕃諸部選擇投靠,戰局瞬間翻轉。剩下不到三萬人的蒙古鐵騎衝破二十多萬大軍的包圍,想要退回大草原,但終究是奢望。

割據關中的新一代西軍躍上高原。將近七萬的年輕士兵不斷被蒙古鐵騎衝散,卻一次次地聚攏死戰,終於等到了吐蕃諸部兵馬和西遼帝國騎兵的支援。

蒙古鐵騎全部喪生雪域高原。將近兩萬的核心部族兵、一萬六千附屬部族兵、超過一萬五千的僕從軍全軍覆沒,蒙古帝國損失了超過兩成的老底子,元氣大傷。

在李毅夫建立的楚國境內,棉紡和毛紡技術終於取得重大突破。

技術大進步的消息傳到拉薩城。正在安排高原牧民撤離、在關鍵山口河谷地帶建立棱堡、準備在雪域高原擋住蒙古帝國大反攻的李毅夫鬆了一口氣,轉而尋求和梟雄鐵勒談判。

李毅夫不想將楚國的大量財力投入到和蒙古帝國的消耗上,因為金國居然要突破天花板,走上原時空沙皇俄國那般的道路。何況還有財富無雙的大周政權,士紳階層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一統草原、霸凌四方的鐵勒能屈能伸,竟然接受了李毅夫的條件。他贖回了自己的大兒子,組織工匠打造新式火器,還為了建立作坊、獲得糧食的土地而徹底滅亡了黨項西夏國。

李毅夫眼睜睜看着金國的變革在完顏希尹等驚世之才的推動下走向深處,眼睜睜看着奪回荊襄的大周裝備了一門門大炮,他自己卻無能為力。只因為在蒸汽機技術和冶鍊技術出現代差前,裝備了大炮的蒙古騎兵無比可怕,搞不好楚國只能和蒙古帝國拉鋸數十年。

幸運之神終於光顧了李毅夫。

蒙古帝國建立者,大可汗鐵勒,竟然在凌辱西夏國王妃時被咬掉了下體,流血而亡!

李毅夫念頭通達,趁著蒙古帝國大亂,利用經貿往來挑唆草原部族反叛。這還不夠,李毅夫還威逼利誘藍貼兒,扶持了藍貼兒的小兒子當大汗,然後便忙不迭地舉起貿易往來的武器,飛快地掏空着蒙古帝國。

雪域高原的防線基本夠用。和蒙古帝國簽訂一系列協定之後,李毅夫迫不及待地帶領平均年齡不足二十歲的青年禁衛軍、裝備大量中等口徑火繩槍的紫荊軍、經過擴充和整編的老牌主力秦嶺軍從漢中北上。

李毅夫先是收編了軍閥林立的西軍,然後引導楚國境內的工商勢力到關中各地經營,順便建立支撐大戰的補給線。完成一切準備之後,李毅夫終於帶着二十萬大軍,在陝西富平地區與金國決戰。

面對氣勢洶洶的楚國大軍,內鬥不斷的金國終於初步團結起來。完顏宗弼和完顏希尹各退一步,完顏宗弼領軍到徐州盯着大周,從監牢中出來的完顏宗翰調集精兵強將出征。

新興楚國和金國大戰一年零兩個月,最終以經濟崩塌的金國全面撤退告終。楚國趕到黃河邊上,時刻威脅著金國佔據的河東地區。

蒙古貴族終於意識到,再接着被楚國吸血下去,耗盡搶掠所得的蒙古帝國將要退化到幾十年前的部落形態。心力交瘁的藍貼兒簽訂了條約,將河西走廊等戰略要地賣給楚國,帶着交換得到的火槍火炮技術再次西征,花費數年時間便打下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確定蒙古鐵騎主力離開大草原之後,李毅夫發動了滅國大戰。他要趕在金國走上另一條近代化道路前將其扼殺。

大周不是沒想過趁著李毅夫的楚國和蒙古帝國、金國等國輪番大戰之際,出兵牽制楚國大軍,卻總是陷入可悲的內鬥。改革陷入停滯,士紳陷入囚籠,儒學終顯落後。

先前楚國大戰時,南亞各地的反抗勢力勾連發動,楚國移民和官員、商人只能躲在少數城池中。等楚國熬過困難時期后,李毅夫默許武裝商隊在「安全區」外大肆搶掠、捕獲緊缺的勞動力,於是熱帶雨林也擋不住瘋狂的民間武裝,南亞再次平定。

練兵數年的風帆艦隊終於拿到了撥款。年輕的楚國水軍將領利用六分儀和望遠鏡帶來的巨大優勢,用火炮擊潰了上百艘彎月戰艦。充滿進取心的楚國朝堂開始鯨吞盛產香料珠寶的東南亞群島,楚國國庫收入再次暴漲。

暴漲的軍費也不夠楚國在數千裏外維持數十萬大軍。楚國立法發行了大量國債,堪堪滿足消耗。

有了巨額錢糧作為支撐,楚軍指揮部得以組織三十萬青壯民夫整修道路,然後製造大量木筏順黃河而下。在京畿道和山東路的交界地一舉擊潰完顏宗弼組織起的四十萬大軍后,金國在黃河以南的統治土崩瓦解。

眼看楚國有鯨吞天下的態勢,始終對士紳階層抱有極大警惕的李毅夫又幾乎不能被暗算,江南紳商階層居然想將大周皇室賣給楚國。

即位不久的楚國小皇帝露出獠牙。原來小皇帝在成長過程中,一直被李毅夫的人教導各項知識,骨子裏對士紳階層反感。

大周小皇帝在楚國的幫助下,拉攏武將和單門獨戶的工商階層,在江南掀起腥風血雨。數十萬心思頑固的士紳、大戶、商戶身死族滅,小皇帝湊夠了遷移到東瀛諸島的路費,還獻給李毅夫一萬萬貫軍費。

人心惶惶的大周再無威脅。大草原開始被楚國剪羊毛,只顧著發財然後到城內享受的部落頭人更是對楚國沒有絲毫威脅。

楚國從兩處地方渡過黃河,分別進攻太原-大同一線,和大名府-幽州城一線。楚國的艦隊航行萬里,輕而易舉地消滅了金國水軍殘餘,然後在遼東半島和津口卸下火器大軍,直撲幽州城和遼東平原。

跟隨滅國大軍一起出動的,還有楚國朝堂派出的一支支官員接收隊、民間清算隊、工商發財隊……形形色色的隊伍迅速穩固着後方秩序,保證了楚國大軍能夠一鼓作氣滅亡金國。

太原城被火焚,大同城被轟塌,幽州城爆發了內亂。這三例只是揭示了戰事殘酷的一角,事實上,完顏希尹等金國俊傑帶領女真族人不惜死傷地拼,卻還是無力回天。

長江上游某處江邊,蒸汽機開始噴吐濃煙。

金國滅亡。

大周皇室只用了短短几年時間,便向東瀛諸島移民百萬,接下來的二十年還將移民兩百萬。

李毅夫帶着一群布衣小民,艱苦奮戰數十年,終於從蠻族和士紳手中奪得天下。

全書完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布衣崛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布衣崛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9章 布衣天下(大結局)

%